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正文

具身智能单笔中标金额逼近1亿元,离机器人打工时代还有多远?

  • 国际
  • 2025-07-25 17:00:04
  • 19

2025年,具身智能领域热潮涌动,驶入爆发式增长的快车道。

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典型应用形态之一。近日,据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的《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公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这是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中标金额最大的采购订单。

优必选此次中标的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汽车出口贸易为核心,业务涵盖新车、二手车及关键零部件的出口。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在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指出,汽车行业市场规模大、自动化认知程度高、付费能力强,且总装等环节对柔性作业需求迫切,成为人形机器人优先落地场景。

具身智能企业今年中标金额接近5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包括优必选、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在内的12家具身智能企业累计中标金额接近5亿元,单笔中标金额最高的采购方以国企、事业单位和高校为主。

除了优必选的近亿元大单 ,引发业内关注的大额中标项目还包括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在6月25日联合中标的1.24亿元(含税)采购项目。智元机器人中标了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预算为7800万元(含税);宇树科技中标包含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算力背包、五指灵巧手,预算为4605万元(含税)。采购方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天眼查数据显示,中标金额最高的三家具身智能企业,中标总额占到12家企业中标总额的98%。结合招标信息来看,具身智能企业中标的大额订单主要来自工业、制造业场景,其次是公共服务和教学科研场景。

具身智能企业频繁融资,走出A轮为什么难

具身智能行业的投融资热度在2025年达到新高。IT桔子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具身智能和机器人领域融资额已突破230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的总和。

纵观23家具身智能企业的融资历程,最早一笔融资可追溯到2013年正轩投资、力合华睿投资优必选。优必选也于2023年12月29日成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个上市的具身智能企业。优必选上市后,23家具身智能企业每年的投资轮总数都超过了20轮,有的公司甚至一年能融资5轮。

具身智能企业获得的融资次数多,融资进度却时常“卡壳”。以智元机器人为例,这家企业早在2023年4月就拿到了A轮融资,但一直到2025年3月融资7轮后才挺进B轮。按照惯例,企业融资路径多为天使轮、A轮、B轮直至D轮,每一轮估值递增;特殊情况下才会出现Pre-A+、A+等过渡轮次。但在具身智能领域,不少企业B轮前的融资能达到A+++轮。

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企业的融资估值与未来的发展预期不匹配。无锡新尚资本总经理茹华杰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融资从A轮迈到B轮,市场对企业的技术突破、产品价值有更多要求。如果企业相较此前没有取得明显突破,那么A轮融资的延长成为更好的选择。

母基金研究中心创始人唐劲草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也谈到,在创新药、机器人等高风险赛道,投资人更加注重企业的稳定性和长期增长潜力。通过“+”轮融资等策略,投资人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同时保持对企业的持续关注和支持。

大厂纷纷布局具身智能

包括腾讯、百度、美团、阿里和京东在内的互联网大厂对投资具身智能企业偏爱有加。其中,腾讯是大厂中较早投中上市公司优必选的投资方。

腾讯集团副总裁李强在2025年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表示,“在具身智能领域,腾讯已逐渐形成了数据共建、算法能力到仿真环境的开源开放平台,也拥有具身智能产业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互联网大厂在具身智能的投资布局上各有侧重。美团的布局具身智能的目的是深化与具身智能企业的产业协同,持续迭代自动化配送等关键能力;京东则聚焦供应链场景,通过内部技术创新和外部投资双轮驱动,构建开放的技术创新生态。阿里投资的具身智能企业,主要聚焦医疗、教育、服务、家庭生活等多场景的应用。

具身智能行业人士在2025年7月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具身机器人尚未完全具备商业落地能力,“在0到1阶段更需要算法、大模型、供应链、制造、成本控制等底层支撑,而包括京东等互联网大厂可以在这些方面为具身智能项目提供赋能。”

具身智能有几种身形,有多智能?

通俗地说,具身智能是指具有身体的智能,其机器大脑能够帮助决策,从而支配肢体能够快速对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反应,核心在于实体设备与智能决策的深度融合。

从23家具身智能企业发布的产品来看,目前主流的具身智能产品形态有四种:人形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多足机器人(双足、四足)和仿生机器人。值得一提的是,具身的概念并不等同于人形,人形也不代表智能化水平。

与此前的智能机器人相比,具身智能更强调在环境中的交互能力,智能体现在能够以“第一人称”主动进行从感知、理解、推理、规划到移动和操作等任务。主要应用场景包括物流配送、公共环境保洁、服务导览等公共服务型场景,还包括竞技体育、巡检、应急救援、建筑测绘、教育科研等专业性强的行业场合。

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企业的设计思路五花八门。澎湃新闻通过梳理公开信息发现,中国人形机器人画像可以概括为:平均身高1米57,体重53公斤,运动能力普遍超过18-44岁的成年人,平均售价超过42万元人民币。

除了技术和应用场景各有侧重外,这些人形机器人的“体型”差异很大,特点是运动性能越强越矮小。荣登春晚舞台转手绢的宇树科技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H1身高达到1米8,而加速进化、松延动力两家公司主打竞技体育的机器人Booster T1和N2的身高只有118cm。

多位具身智能企业创始人有双一流任教背景

一家成功的具身智能企业背后,离不开相关专业背景的创始人。澎湃新闻通过梳理23家具身智能企业创始人的背景发现,这些企业创始人大多来自于清华、北大、浙大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双一流高校。部分创始人有人工智能、机器人相关专业的高校任教经历。

英伟达的CEO黄仁勋在ITF World 2023 半导体大会上预测:“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将是具身智能,即能理解、推理,并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智能系统。”。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报告预测显示,人形机器人今年下半年将在中国“被广泛采用”,下游应用将成为下半年的主要关注点。未来,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将愈发占据优势,与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差距将逐步拉开。

7月26日至29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将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宇树、智元、国地中心等具身智能厂商将携多款产品亮相本次大会。此外,来自Google、PI、亚马逊、英伟达等企业的产业精英将共聚一堂,围绕具身智能前沿趋势、技术创新与商业应用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参考资料:

1.新华社-两会新华解码|具身智能如何走向未来?,https://www.xinhuanet.com/tech/20250306/f9ca2d2e52414339a99fa6a46ce685eb/c.html

2.21世纪经济报道-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中标近1亿元最大订单,https://mp.weixin.qq.com/s/1EI7TBIoZmtBZBpwmvE0Nw

3.中国基金报-见证历史!优必选,拿下机器人大单!,https://mp.weixin.qq.com/s/cOD5E0bnwlK976fpMhg0TA

4.每日经济新闻-智元、宇树科技中标1.24亿元人形机器人订单,https://mp.weixin.qq.com/s/jUw7153ghIcsKlc5nvbGqQ

5.上海证券报-创投市场频现“A+++”,https://c.m.163.com/news/a/K4G9JKFF05568W0A.html

6.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广州峰会AI与具身智能专场成功举办,https://mp.weixin.qq.com/s/jpumGn3DB7aon0SHFC9MWQ

7.科创板日报-京东、美团、阿里争相下注 大厂“抢投”具身智能,https://www.cls.cn/detail/2091611

8.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具身智能发展报告(2024年),https://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2408/t20240827_491546.htm

9.财联社-大摩:中国下半年将掀起“人形机器人热潮”,https://mp.weixin.qq.com/s/N3DO-fGFpnRN8Lo6TbtavA

1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综述|AI不止会聊天,还会陪你逛展!HI! WAIC带你揭秘四大展馆暗藏科技彩蛋!,https://mp.weixin.qq.com/s/7a9TCH4zGiS8WS_ol6vFmw

11.新华社-人形机器人产业迎多路资金“活水”浇灌,https://www.news.cn/20250711/e005f6b9b8d44805988a869dfbd4cb78/c.html

12.第一财经-又出手了!美团不想错过下一个宇树,https://mp.weixin.qq.com/s/h9QxQW9Mt6b8etlSwKWaxQ

13.21世纪经济报道-互联网巨头的“战火” 烧到了具身智能,https://mp.weixin.qq.com/s/z5zfOujSP0t9Sf2_AzXXVA

14.机器人产业应用-场景卡位战:美团、腾讯、字节…互联网科技大厂,如何布局具身智能棋局?,https://mp.weixin.qq.com/s/9waCdMTxJa1oIOAM4zx6GQ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