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印度恢复发放中国公民旅游签证,中印关系重回正轨还需多久?

  • 汽车
  • 2025-07-24 11:19:03
  • 38

印度孟买城市一景。视觉中国 资料图

7月23日,印度驻华大使馆宣布,自 2025年7月24日起,中国公民可申请旅游签证到访印度。这是印度自2020年限制中国公民的赴印签证后,首次恢复对中国公民的此类签证。

这是印度在改善两国关系上迈出的“艰难”的一小步。对彼此显然都有益的这一举措,印方居然还是用了近十个月才迈出一步。2024年10月,中印两国领导人在喀山金砖峰会期间会晤,双方就达成了重回稳定发展轨道的共识。随后,双方工作层都努力借中印建交75周年的时机将中印关系带回正轨,为此展开了密集沟通和磋商。

今年6月,中国方面恢复了印度香客赴中国西藏自治区“圣山圣湖”(冈仁波齐峰、玛旁雍错湖)的朝圣,首先释放了对印的善意和诚意。随之,印度方面也相向而行,印度国防部长、外交部长相继参加上合组织的活动并访华。

由于印度自2020年后事实上奉行了与美结盟来共同反华遏华的战略,导致中印关系如今要正常化,就必须直面并解决一系列“问题清单”。这其实更是对印度政府改善对华关系的决心和能力的重大考验。

过去五年,印度亲美势力的舆论引导,加上印度政府的反华举措,已经严重束缚莫迪政府改善中印关系。只需看看印度外交的“骚操作”,就能明白莫迪政府改善中印关系的意愿和能力。比如,这次宣布恢复中国公民旅游签证是通过印度驻华大使馆,而不是新德里的印度外交部。7月15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来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的各国外长和常设机构负责人。但是,印度方面给这次会见配上的标题是“外交部长在北京拜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给人的感觉是中国国家主席单独会见了印度外长。

显然,新德里对华改善关系,多半还是有点“被迫”意味的。特朗普再次执政以来,印美关系的“跌宕起伏”直接影响了印度对华政策的信心和底气。2024年特朗普当选后,印度外长苏杰生称,“特朗普重返白宫,很多国家都很担心焦虑,但是印度并不是‘紧张’的国家之一”。然而,2025年2月印度总理莫迪访美后感受到特朗普不念旧情,开始质疑以一味“亲美”为主轴的外交路线是否奏效。3月中旬,莫迪在接受美国播客主持人莱克斯·弗里德曼(Lex Fridman)采访时强调中印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强调中印要通过对话消除分歧的必要性。

然而,4月2日当美国宣布对全世界的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后,莫迪政府内阁中亲美势力又看到“机遇”。印度商工部长戈亚尔和外长苏杰生都认为,在美国关税引发的全球动荡中,印度看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甚至还扬言“不欢迎来自中国的投资”,要“放宽针对中国商品的质量控制令”等等。

只是,形势比人强。中国通过对美国关税的强力反击后,中美很快达成协议,朝着逐步缓和协调的轨道发展。相反,印度在5月7日与巴基斯坦的空战中国际声誉大跌。特朗普政府也明显地奉行了重巴轻印的政策。更加上过去数年印度一味“亲美”导致外交失去了战略平衡,严重损害了与俄罗斯、中国的关系。在此背景下,由印度外长苏杰生主导的亲美为主轴的外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评。

这次对中国公民赴印旅游签证的放松,只是印度试图调整大国外交的一种表现。印度对华关系改善的程度和意愿,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印度政府对于印美关系和中印关系的认识。正如7月14日王毅外长同印度外长苏杰生会谈中所说,中印关系有自身历史逻辑和内生动力,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第三方干扰。如果印度能够有这样的认识,中印关系的持续改善是可以期待的。

对于印度就中印关系改善迈出的这一小步,我们仍要积极予以肯定。然而,我们也要有耐性,“等得起”印度继续采取改善中印关系的举措,因为这些措施本质上都是对双方有利的选择,而不是印度战略家们认为的、是可以“拿捏”我们的杠杆。

(林民旺,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副院长)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