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正文

精简资费! 三大运营商集体“改套餐”,探访:话费规则巨变

  • 情感
  • 2025-07-23 17:19:04
  • 19
  

  文 丨 新浪财经 文猛

  您的手机“话费”套餐退订、变更等模式,即将发生变化。

  三大运营商近日先后承诺,将在消费透明、套餐精简方面采取实质行动,自觉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举措。

  其中,中国移动宣布推出十项服务承诺,明确将在业务订购、变更套餐、境外电话屏蔽等十大方面做出改善,保障用户权益;

  中国电信表态将推出九项规范措施,要让消费过程更加透明;

  中国联通同样表示将大幅精简资费套餐,确保资费公示内容分类清晰明确。

  新浪财经走访发现,在北京昌平地区,目前中国移动相关政策已经下达营业厅门店,并已组织培训推进落实。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相关门店虽还未收到相关通知,但相关店员表示:“近期一些政策确实发生变动,一些高流量套餐没有了。”

  此前,大量电信用户反馈,自己遭遇中国移动等厂商业务员“0元领手机骗局”,在不知情情况下背上贷款导致信用逾期,更有用户表示自己流量用完后话费严重超支,但无提醒……

  伴随三大运营商先后表态精简套餐并推进套餐透明化,相关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探访运营商:部分高流量套餐下架了

  新浪财经查阅中国移动App发现,目前官方已经上线《中国移动十项服务承诺》(简称:《承诺》),表态将在透明消费、主动提醒、套餐变更、业务退订、营销免扰等十方面作出改变,保障用户权益同时接受投诉监督。

  例如《承诺》规定,业务订购必须经客户确认同意,且办理完必须为客户下发告知短信;流量超套将主动提醒,并提供封顶服务,客户可在提供的多个档位之间选择封顶金额;变更套餐时,无约定变更条件的,48小时内需办结。

  此外,中国联通方面也公开表示,将大幅精简资费套餐种类和数量,确保资费公示内容分类清晰明确。业务协议中的关键条款将突出显示,便于用户识别重要信息。

  走访过程中,有中国联通北京昌平地区营业厅工作人员表示:“近期系统内确实下架了许多59元、129元等套餐,尤以高流量套餐为主”,不过对于是否收到相关通知,该员工表示目前暂未收到。

  相比之下,中国电信在相关权益保障的推进落实上相对较慢。据媒体报道,中国电信于近期推出了九项规范措施,强调要征得用户同意后方可开通电信业务,让消费过程更加透明,全面规范业务退订流程,未经公示的套餐产品严禁销售。

  不过在走访沟通中,电信相关人员表示,“目前暂未收到九项规范相关规定,可能还未下发相关通知。”

  18亿用户,“套餐难题”有了新解法?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及中国广电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18.07亿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为6.82亿户。

  在新浪旗下投诉平台 黑猫投诉上,目前充斥着大量关于运营商套餐资费相关的投诉。其中,关于中国移动的套餐投诉多达48637条,关于中国联通的投诉套餐投诉多达27881条,关于中国电信的套餐投诉多达11727条。

  大量投诉中,不乏用户套餐变更难、退订难、话费扣减不透明、超额不提醒等内容。

  例如一些老年人因为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悉,对客服介绍的套餐内容不理解,最终导致每月固定套餐几十元,但每年上网费用却高达3000余元。有的用户表示,在不知情情况下,以还话费形式背上了分期贷款,最终导致信用违约,想要解约困难重重。

  对此,通信行业专家项立刚表示:“电信业的服务关系十几亿用户,服务品质非常重要,复杂的套餐,让很多用户无所适从,而一些套餐的开通也不够透明,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户体验。这种情况已经有很多年,不断地进行整改,这次在政府推动下,三大电信运营集中表态,也是在简化套餐,提升服务品质,减少用户误解做推进。”

  在他看来,虽然此次集体表态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但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服务品质,减少用户的损失。

  另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振宇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具体实践的落实需要广大经营者自觉地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第一责任人责任,不断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主动预防和化解消费纠纷,增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活力,构筑更安全、更放心、更满意的消费环境。”

  集体表态之后,或许如何将承诺落实为每一位营业厅员工认真践行的准则和行动纲领,才是检验运营商们真实的服务态度和能力的关键。

有话要说...